小產權生在農村集體土地上,宅基地或集體建設用地上都有,城市的向上發展,商品房越來越高的價格,導致小產權成為一條發財致富的道路,本地農民改建擴建讓小產權如野草一般生長。
根據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員會資料統計,在全市968平方公里的建設面積中,原農村集體組織占地約390平方公里,占比約42%。有關數據統計:深圳市住房及居住類建筑總量為5.71億平方米,1065.5萬套,其中城中村住房套數為503.5萬套,占比47.30%。
珊瑚數據調研發現深圳關外城中村數量約是關內城中村數量的3倍,寶安區、龍崗區、龍華區和光明區城中村建筑樓棟總數均超過1萬棟,其中寶安區城中村建筑樓棟接近10萬棟,約有9.8萬棟。關內城中村建筑量均不超1萬棟,其中南山區最多為8683棟,鹽田區最少不足1千棟為930棟。
圖片來源:深圳小產權
在深圳這座以外來人口為主的城市,小產權的租售都是利好的,從2004年到2014年的這10年間,深圳農民房的租金,在經濟發展之下,處于一個平穩上漲的態勢,每年約百元左右的漲幅,城市更新和長租公寓加快農民房漲租,有關數據顯示上下沙片區一房一廳的租金從2004年600元/月,漲到2019年3000元/月,漲幅400%。
售賣方面,住房不炒政策全面施壓,許多人都沒有購房名額,投資客的目光則轉向便宜且不限購得小產權。根據中國經營報采訪小產權中介顯示:以一套100平方米小產權房為例,一年總房價上漲20萬~30萬元基本上不成問題。勢頭好的時候每平方米上漲5000元至8000元也有可能。
“一人的地產館”調研得出2020年火熱的沙井、松崗區域獨棟的小產權房平均價格約為8000元/平 ~12000元/平;比較大型的花園小區價格約為18000元/平 ~23000元/平,福田、羅湖、南山、鹽田偶爾有小產權房出售,價格約在29000~33000元/平米左右。
“短期靠售租,長期博拆遷”是小產權的賣點也是投資客的宗旨,近些年深圳城市更新加速,崗廈村、大金沙片區、白石洲舊改,一個個都拆成了億萬富翁,由城中村變為商品房是最終目的,這使得即便沒有紅本的小產權也有熱烈的市場,有一種“買了就賺”的景象。
但是深圳二次房改開始,8月28日,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提出,“新加坡是深圳學習的榜樣,將來深圳60%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。眾所周知,深圳未建設用地已消耗幾近,在生態紅線下,即要保持工業發展,又想安居樂業,擴容沒可能,那么用地從哪里來?
未來勢必舊改,不合法的小產權又該何去何從?切記投資有風險,在合法與違法之間,應該理性選擇。